索引号:000014349/2023-574308 |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文单位:武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3年12月01日 |
标 题: 武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宣县2023/2024年糖业榨季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电〔2023〕51号) | |
发文字号:武政办电〔2023〕51号 |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1日 |
效力状态:有效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武宣县2023/2024年糖业榨季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1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宣县2023/2024年糖业榨季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9〕8号)、《广西糖料蔗订单农业管理办法(试行)》《来宾市糖业降本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年)》《来宾市加快推进糖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来政发〔2023〕15号)、《来宾市2023年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来政办电〔2023〕18号)、《来宾市2023/2024年榨季制糖企业包干处理禁烧重点区域蔗叶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来环委办发〔2023〕2号)、《来宾市2023/2024年糖业榨季工作指导意见》(来糖改办〔2023〕3号)等精神,加强对我县2023/2024年榨季糖料蔗砍、运、榨、种、管等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良好的榨季生产秩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糖料蔗支柱产业,维护广大蔗农的利益,根据当前糖业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聚焦来宾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的部署要求,围绕“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效益”工作思路,按照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立足“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工作要求,全面深化糖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统筹安排,严格行业自律,抓好2023/2024年榨季各项工作,突出抓好糖业“稳链、强链、延链、补链、建链”工作,进一步深挖潜力,在糖料蔗生产、制糖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全领域开展降本提质增效行动,促进蔗农增收、糖企增效、财政增长,提升糖业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全县2023/2024年榨季糖料蔗收获面积达30万亩以上,吨蔗生产成本同比上榨季降低100元以上,进厂糖料蔗150万吨以上,混合产糖率平均13%以上,产糖16万吨以上,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10亿元以上,吨糖综合成本同比上榨季下降200元以上,蔗渣打包率5%以上,吨糖耗标煤340公斤以下,榨季生产安全率要达99%以上,环保处理要全部达标排放。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甘蔗生产后期田间管理。各乡镇、各制糖企业要切实加强甘蔗生长后期甘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蔗管护工作,重点抓好甘蔗的防风、防火、防鼠、防冻、防霜及红火蚁防治工作,为甘蔗丰产、增产夯实基础,确保新榨季稳产保供,力争实现今年各项生产目标任务。
(二)认真做好开榨前期准备工作。各制糖企业抓紧抓好制糖车间设备检修、生产技改和开展蔗区道路维修等工作,确保榨季安全、顺畅、均衡、高效生产。运蔗车辆要在开榨前完成所有招聘工作,并安装北斗监管系统,确保甘蔗运输畅通。同时要做好蔗款的储备,确保蔗农进厂糖料蔗一个月内完成蔗款兑付,保障蔗农利益和种蔗的积极性。
(三)科学安排糖料蔗砍收。各制糖企业要自觉服从来宾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协调,严格按照通过备案的糖料蔗订单合同安排砍运工作,摆正国家、企业、蔗农的利益关系,坚决执行糖料蔗订单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本企业糖料蔗订单合同备案范围内的糖料蔗砍、运、榨工作计划,确保榨季工作有序开展和达产、满产运行。统揽全局,合理安排。按高产、高质要求,依据本榨季进厂量和蔗糖分含量,适时顺势确定开榨时间,充分利用订单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据早、中、晚熟品种结构,科学合理有序安排砍运计划,确保做到当天砍当天运,减少蔗农糖料蔗损耗,提高糖料蔗新鲜度;优先安排推广脱毒、健康种苗翻兜种植地块进行砍运榨,推行连片砍运的办法,便于蔗叶离田综合利用收储和还田,提高机械收储蔗叶效率。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县糖业主管部门和制糖企业要加强信息交流,强化职能部门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共同抓好榨季管理工作。抓好机收,降低成本。企业要不断探索最佳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经营模式,有计划有规划安排机收进厂,保障群众甘蔗有“机”可收,突出抓好联合机收作业服务和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试点建设工作,提高今年榨季的机收率,降低甘蔗砍收成本,解决砍工不足的问题。强化自律,规范行为。加强订单合同履约监管,严肃查处违约行为,确保收购秩序稳定;各制糖企业要遵守公约,严禁超订单范围收购甘蔗;严防外地制糖企业抢购我县甘蔗,确保我县糖业榨季秩序平稳;实行制糖企业自律情况通报制度,维护榨季正常生产秩序,确保糖料蔗购销订单合同履约,保障企业、蔗农和财政收入的稳定。
(四)提升糖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提升糖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推动“糖业云”全面运行,提高对糖业的预测、监管和服务调控能力。全面推广使用“糖业云”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订单农业系统云平台的作用,加强糖料蔗订单合同的管理,依合同约定,科学合理安排砍运计划,维护正常秩序。县糖业主管部门及制糖企业之间要积极使用“糖业云”涉糖业务辅助协同办公系统进行文件、通知的上传下达,资料的收集等,确保我县糖业数据安全;各制糖企业要通过“糖业云”涉糖业务辅助协同办公系统进行旬报数据的常态化填报,县糖业主管部门可通过系统查看或下载旬报数据。各制糖企业农务系统要以API接口方式对接到“糖业云”,实现榨季砍收运数据、过磅数据、结算数据实时上云,确保新榨季实现数据实时对接。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农村局(县糖业发展局)要将各种补贴发放数据导入“糖业云”平台,形成数据闭环,构建糖料蔗农工商服务合作体系。大力推广北斗定位系统应用。积极推动运蔗车辆按要求安装北斗导航应用系统,精准定位和科学调度运蔗车辆,提高糖业的预测、监管和调控能力,确保甘蔗运距精准测算和甘蔗外流控制。深入推进依托数字化降本增效。继续开展进厂原料蔗含杂率检测与品种识别系统工作,提高甘蔗含杂率检测和品种识别的精准水平和速度,处理好企业与蔗农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纠纷,实现降本增效。各地要依托砍运信息化管理平台,发现砍运异常等情况,通过“糖业云”APP举报申诉,及时启动县、乡、村三级订单合同纠纷调处机制,维护蔗农与糖企利益,减少维护秩序成本。规范糖料蔗订单合同的管理。有效的糖料蔗订单合同必须通过县糖业主管部门的备案。为避免蔗区零碎化对蔗糖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原则上企业跨县域建立糖料蔗基地必须取得属地糖业主管部门的许可,并与属地政府达成利益分配机制才能签订订单合同;各制糖企业和糖料蔗种植主体必须严格履行订单合同所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好榨季糖料蔗购销市场的稳定,切实保护好蔗农、企业的利益。坚持糖料蔗订单农业“属地管理”原则,各级政府、糖业、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应认真履行糖料蔗订单农业制度建设、政策制定、市场监管等职责,确保销售双方按订单合同平稳有序履约;推行砍运调度,订单合同履约一体化;制糖企业按合同约定,在糖料蔗入厂后一个月内足额兑现糖料蔗款给糖料蔗生产者。
(五)加强原料蔗运输管理。公安、农业、交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运蔗车辆的管理、监督,严禁无牌、无照、无证的“三无”车辆和不符合要求的拖拉机参与运蔗,严禁运蔗车辆超高、超宽、超载,确保运蔗车辆规范上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切实加强对运蔗司机教育管理,车主与制糖企业要签订运蔗合同或者制糖企业与运输公司签订运蔗合同,由制糖企业科学合理调度车辆参与糖料蔗运输入厂压榨,一经发现参与原料蔗运输者无原料蔗砍运通知单运输原料蔗、不到指定地点装运原料蔗或无故拖延运输时间、擅自跨蔗区收购运输销售原料蔗、向蔗农索要财物或故意刁难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执法部门要快速对运输经营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六)狠抓榨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各制糖企业要高度重视糖业安全生产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及时组织召开新榨季安全生产工作培训会,开展好运蔗车司机和季节工的安全全方位上岗培训,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紧绷安全生产这条线不放松。要从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着手,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突出抓好车间生产、交通运输等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记录,建立标准、规范的安全生产台账,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县糖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管行业,必管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榨季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指导工作,为打造平安和谐糖业作贡献。
(七)大力推行蔗叶综合利用。榨季期间,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大对甘蔗叶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2024年榨季糖料蔗分步式机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糖〔2023〕19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广西糖料蔗生产机械化作业补贴及糖企联合机收奖补实施细则的通知》(桂农厅规〔20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蔗叶综合利用项目补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桂糖〔2023〕23号)、《来宾市2023-2024年榨季制糖企业包干处理禁烧重点区域蔗叶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来环委办发〔2023〕2号)、《来宾市2023/2024年糖业榨季工作指导意见》(来糖改办〔2023〕3号)等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甘蔗叶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秸秆综合利用优惠政策;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资金,支持蔗叶综合利用,加快推进蔗叶收、储、运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收储体系,彻底解决蔗叶收集难的问题;农业、糖业等部门要加强对甘蔗叶综合利用工作的督导,做好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进甘蔗叶禁烧和提高综合利用率;自然资源部门要及时解决蔗叶利用项目及收储中心(点、站)建设用地;农机部门要加大对合作社、农户购买甘蔗收获机械、蔗叶打捆机及秸秆粉碎机的补贴力度,提高甘蔗机械化收获水平,推动蔗叶离田、还田;电力部门要做好供电保障、项目建设电力报装等服务工作,指导分步式机收加工经营主体申报农业生产用电,落实好农用电价格、乡村振兴、农网改造等政策,享受农用电价格,降低用电成本。各制糖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甘蔗叶收集打捆离田,制定好全时禁烧区连片砍运计划安排,落实蔗叶禁烧措施,在砍运过程中安排好管控网格工作人员监督禁烧甘蔗叶。在重点管控区域相关制糖企业要落实好企业包干处理蔗叶离田试点工作,开展入炉掺烧蔗叶等生物质替换蔗渣试点工作,提前认真做好机械化收割和连片砍运计划的安排,按要求切实做好蔗叶综合利用工作。
(八)积极开展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瓶(袋)等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瓶(袋)废弃物回收是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重点,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各部门和制糖企业联动,组织动员广大农户开展残留废旧农膜、农药袋集中清理活动,及时清理各自甘蔗田间地头的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瓶(袋),培养群众不乱丢弃废旧地膜的良好习惯和回收利用残留地膜的自觉性,引导蔗农广泛使用可降解地膜,推动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各乡镇、村屯和制糖企业向广大蔗农大力宣传《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令2020年第4号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广西农用薄膜管理办法》,不断提高蔗农薄膜使用管理和环境保护意识。
(九)巩固和发展糖料蔗种植面积。抓住耕地恢复和土地开垦有利时机,强化耕地用途管控,恢复糖料蔗生产。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关于印发广西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桂糖〔2022〕26号)精神,按照“占一补一”“占补平衡”原则,抓好被占用蔗地(含“双高”基地)“占一补一”工作。各制糖企业要持续做好恢复甘蔗种植扶持政策和服务工作,加快资金拨付,大力支持发展糖料蔗种植,稳定全县糖料蔗面积,切实解决制糖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保障蔗农增收企业增效。持续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加大“桂惠贷”等财政金融联动政策的支持力度,促进糖业企业应贷尽贷、应享尽享,实现吨糖综合成本能下降。积极组织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稳定农民种植甘蔗收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认真制定好2024年糖料蔗生产规划。各乡镇、各部门、各制糖企业要抓好今秋冬明春种植备耕、留种及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调运、机械调度等准备工作。抓好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及种茎加工厂建设,确保蔗种供应充足。技术部门要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生产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甘蔗种植质量和管理水平。
(十)大力实施糖业降本增效行动。各乡镇、各部门、各制糖企业要切实抓好《自治区糖业发展办 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糖料蔗种植良种化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来宾市糖业降本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年)》《来宾市加快推进糖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来宾市2023年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的实施,2024/2025年榨季,全县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正常年份平均工业单产达到5.5吨以上,平均蔗糖分14%以上,进厂糖料蔗165万吨左右,糖料蔗种植宿根周期提升到4~5年,吨蔗生产成本比2023/2024年榨季降低100元以上,吨糖生产成本降低100元以上。持续推进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榨季甘蔗进厂离田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实施,力争糖料蔗2024年全县新增面积1万亩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武宣县2023/2024年榨季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安局、经贸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武宣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县糖业发展局)、农机中心、交警大队1名分管领导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糖业发展局),主任由县政府办副主任李毅兼任,副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县糖业发展局)局长覃净兼任,办公室主要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指导有关部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榨季各项工作。
(二)加强政策宣传。县糖业主管部门和制糖企业要加强宣传订单合同管理办法,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全程机械化生产补贴、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完全成本保险及蔗叶综合利用等有关政策,推广使用“糖业云”APP大数据平台,增强广大蔗农政策知晓度、自觉遵守糖料蔗订单农业合同有关约定,积极参与脱毒健康种苗推广和全程机械化生产、蔗叶禁烧和综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增产增收。
(三)强化检查督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榨季工作的检查督导,重点加强订单农业合同履约及纠纷调处、蔗款及时足额兑付、榨季安全生产等工作检查督导,确保榨季平稳有序推进。发现制糖企业存在拖欠蔗款和抢购、收购订单以外的原料蔗进行加工的,经县糖业主管部门查实后提出警告,拒不改正的,两年内取消该企业所有的政策支持,将企业诚信情况报金融部门备案,企业负责人列入诚信黑名单,由来宾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向企业所属集团提议免去被通报企业(糖厂)法人和农务负责人职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